2011年1月6日星期四

[NET][NAT]NAT相关的一些资料

Source:
http://cisxx.net/cisco/tech/routing/2009/0512/24988.html


1. 起源

网络地址转换(NAT,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),从本质上来说,是为了缓解lP地址不足的问题;而在实际应用中,NAT还具备 一些衍生功能,诸如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,以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、方便内部网络地址规划,等等。

2. 基本原理
企业使用NAT时,一般认为应当使用RFC1918规定的三段私有地址(10.0.0.0 - 10.255.255.255 (10/8 prefix) 172.16.0.0 - 172.31.255.255 (172.16/12 prefix) 192.168.0.0 - 192.168.255.255 (192.168/16 prefix) )部署企业内部网络。当企业内部设备试图以私有地址为源,向外部网络 (Internet)发送数据包的时候,NAT可以对IP包头进行修改,先前的源IP地址-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公有IP地址(前提是,该共有IP地址 应当是企业已经从ISP申请到的合法公网IP)

3. 实现方式
1)静态转换
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,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,是一成不变的.

2)动态转换

动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,IP地址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,而是随机的。所有被管理员授权访问外网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 换为任何指定的公有IP地址。也就是说,只要指定哪些内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,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,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。每个地址的租用时间 都有限制。

3)端口多路复用(Port address Translation,PAT)
通过使用端口多路复用,可以达到一个公网地址对应多个私有地址的一对多转换。在这种工作方式下,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 Internet的访问,来自不同内部主机的流量用不同的随机端口进行标示,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。同时,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,有 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。因此,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